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花鸟艺术名家 萧蕙 名仕 艺栈
  xh.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3699
最新博文:
萧蕙自述      萧蕙画册题诗翻译一      诗四首      诗词翻译      画名翻译      画册诗文     
我的动态    
洒脱娴雅 意境深远(二)
发布时间:2007-07-23

       纵观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作品,她的画风柔中见刚,突出个性特点,并不张扬,而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造诣,是艺品与人品的统一。从她的自身经历、求学过程,到她本身性格特点,构成她绘画艺术独具品格。也就是说,她的绘画艺术是综合了绘画天赋、艺术实践、诗学造诣几个方面,从而涌现出特定条件下的创作激情,不仅表现生活的美,显得朝气蓬勃,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内在的艺术气质。其大度坦荡的胸怀,形成了她那种端庄、从容、平淡、自然的大家风范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人生的感悟、体验,使她的画作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在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实践中,她喜画花卉,尤喜画梅,也许,这正是她人格的体现和对艺术生命力的感悟以及对美的追求。但她画梅喜画大株全部的梅花,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努力挖掘艺术中的美,使之根植于土壤,根植于现实。我们知道,梅花作为被历代文人墨客讴歌描绘的对象,传世佳作颇多。要想在画梅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那是很不容易的。也就是说,越是被人画得好、画得多的题材,越是佳作多的品类,就越是难以冲破藩篱,有所成就。喜画梅者,往往失败多于成功。因为越是多,越是怕比较,怕对比,如同美学上要达到完美和谐,需要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对比一样,绘画艺术中的红、黄、蓝加上水墨,本身就是对比。也就是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没有高低,艺术也就变成了自然主义的,当然,也就达不到和谐之美,也就失去了本质意义。在画梅中,尊古崇古,易蹈旧俗,弃古图新,易失传统,一味师古,困难重重。萧蕙女士敢于抓住梅花这一题材,一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即有着努力超越前人的勇气,敢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有着锐意创新的精神,二是她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使她的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即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从她敢于画梅到善于画梅,是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境界,使之从自然美、生活美到现实美、艺术美,经过观察生活,概括生活,反复比较,反复琢磨的创作过程。集前人经验和自己体会于一体,摄取生活之营养,突破成法,自成体貌,形成风格,表现了她的画梅特点。这种特点,是她敢于而且勇于超越前人,自成体系的特点,表现着自己的风格,即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生活,理解生活,集中生活美的一种女性特有的个性特点,并贯穿到她画梅的艺术实践中去。对于画梅花,萧蕙女士知难而进,抓住梅花傲风斗霜的个性特点,力求从全局上把握,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共性,作为一种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她力求画出梅花的气节,这不恰恰表现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特征和处世根本吗?也正是把握了这一个性特点,她能够将人格熔铸到画风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兼及其它众多的写意花鸟画的题材,从而把传统的技法与现代生活的节奏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富有节奏感的特有的绘画韵律美,即在静中求动,动静结合,逐渐形成了洒脱娴雅,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
       不过,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虽然以写意花鸟画为主,尤喜画梅,善画梅花的大株全部,但又不是孤立的,因此她又把山水、人物,甚至书法熔为一体,有机结合,力求全面的广与博,在广与博的全面追求和修养中求深求专,作到博与专的统一,加强艺术的深度、厚度和力度。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以巧妙的构思,多变的手法,充分表达出生活的真善美,给人以美的陶冶与享受。
       画家在表现季节变化,表现四季的花鸟画创作中,除了对桃花、杏花、梨花等表现春天的花色品种细致描绘外,对牡丹花情有独钟。也许,不仅牡丹花系花中之王,在中国颇有国色天香的象征意义和“国花”的高贵身份,而更重要的,是在人格化、拟人化上,牡丹花国色天香而又雍容华贵。因此,画家在表现牡丹花特征时,无论含苞欲放或花朵满株,除了用工笔加以表现外,为了抒发内心激情,往往喜欢采用大写意的艺术手法,而且由表现朵朵牡丹花形态衍化为采取类似于山水画中的泼墨、泼彩、泼金艺术手法,对红色牡丹这种主流花色品种,采用类似于泼红的艺术手法,对此,我们姑且称之曰“花鸟画泼彩法”。也许,这是画家萧蕙女士的独创。这幅200cm×96cm题名《紫气东来》的巨幅牡丹,单从字面上以文释义,又有两种寓意:一是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关尹喜隐隐感到“紫气东来”,请他作《道德经》五千言出关而去;二是从“洛阳牡丹甲天下”,用牡丹象征位居东方的华夏民族,况且唐代女皇武则天命洛阳牡丹于严冬中开放,也是一种颇具神话色彩的文化意蕴。这里,表现的牡丹不是工笔画中的个体繁花朵朵,而是写意手法中的片片。那片片火红的牡丹,与串串紫藤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象化的象征意义表现神州大地的春意盎然,蒸蒸日上。国花,就应有国花的象征意义。这幅作品,采用横式构图,由此,使我们联想到中华大地和古老民族的博大、阔远、玄奥……其他,写雀鸟的《花间醉语》、《舞东风》,有的结合山水背景泼墨、泼彩、泼金,有的结合花卉本身采取模糊手法用块面状的花色于朦胧中表现春日融融的气息。再就是表现诗情“浓妆淡'{总相宜”的《淡妆》,朵朵黑色牡丹傲然开放,表现特有的画意;表现《事事如意》的红牡丹,勾勒、晕柒、圈点并用;还有《灿烂春光》一幅中的花卉写真,笔墨传神,姿态优美,显示出画家对花鸟画创作的独特构思。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蓝色奏鸣曲》,让互相缠绕的花卉与山峦对峙,中间留出虚白空间,增加距离感的同时,又有亲近感。当然,还有《竞春》一幅,实际上,画家描写春、夏相交之际——表现花圃的一角,由个别表现一般,结合诗作,颇具哲理意蕴。正如画家在诗作中所描写的:“映日黄花金欲滴,春潮涌动晚来急。簇簇丛丛竞相鲜,如在南柯梦境里。”作为春、夏、秋、冬的四季花鸟,在表现丰收的黄金季节时,《秋实》一幅,画家巧妙地表现出在虬枝上悬挂一对秋瓜,由上下四只左右相对的麻雀飞动着,生动,有趣,传神,使虬枝与秋瓜相对,麻雀与麻雀相向,形成两条对角线交叉的构图方法,别有意趣。表现秋天的花鸟画题材最多的,是荷花。在画家笔下,有以墨色为主的《荷花世界梦俱香》,给人以梦幻式的感受,使人联想;有表现几枝蹿出水面的荷蕾——《高洁》,展现“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意;还有表现莲蓬、鹭丝、草丛、树木交相映衬的《风雨同舟》,也充满了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生机,表现了一种大自然的动律和人生乐趣。而两幅小品《独立荷塘》和《小荷》,前者用一只高腿亮脚的鹭丝屹立荷塘取意,后者用两支“才露尖尖角”的荷花表情达意,也是画家的匠心独运。其他,表现“老藤着倭瓜”的《金秋》,表现“冰雕玉琢一串串”的《冰珠》,表现荷花开过莲蓬出的《秋韵》,表现硕果挂满枝头的《秋艳》等,也都表现了画家选材、立意、用笔、用墨、用水方面的功力,把一幅幅生动逼真的花鸟画佳作非常传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欢娱的欣赏趣味,展现了萧蕙女士花鸟画创作的艺术魅力。br / 随着花鸟画创作而来的,是画家的全面修养功力。以上谈到,萧蕙女士由山水、人物广泛涉猎到集中花鸟画创作,把工笔与写意结合起来,并且以写意为主,但她同时注重文学修养功夫。如果说,中国花鸟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工艺美术中的造型艺术,唐末五代正式定型,宋、元时期高度发展,那么,当今时代,无论花鸟画创作本身还是在实用中的装饰效果,都出现了一种新意叠出的崭新时代。也就是说,当今时代,花鸟画创作也有一个挖掘传统与结合时代创新问题。萧蕙女士的花鸟画创作与山水画结合方面,虽然山水只表现巨石并往往作为背景衬托,但在造势方面,却有所创新,即把山水画中的气势与花鸟画的意境、情趣或乐趣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正如萧蕙女士自己所说:“中国画要讲究意境才能产生夺人的力量,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我想,这种“夺人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势”的冲击力。再就是她所说的“充分的空间”,当然也包括布白或留白的空间在内。她还说:“意境,反映了画家的追求、艺术阅历及文化背景。没有艺术上的磨炼与融会贯通,就不会产生艺术的感染力。”对此,著名画家张鹤云教授在《怎堪惊绝莲花魂》一文中说:“萧蕙的画作,其思理中物与游的境界,被她那灵动而多情的笔墨,营造得更为深远。其意境的含蓄自然,犹如画家之情;气韵的清丽高洁,又似画家之品貌;神韵的富丽静美,则如画家之气质了。这便是构成萧蕙画的艺术格调。”著名画家于希宁教授说:“理乃意之本,笔为意渡津,以文导绘意,斯意可通神。”如此,则道出了画家的本身修养和气质问题。修养和气质,当然包括画学涵养和品质问题了。讲学养,她广泛拜师求艺,向大家、名家学习,并广采博纳,除绘画本身,与艺术界名流广泛交流,向他们学习绘画艺术技巧和其它艺术门类,作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正如萧蕙女士自己所说:“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则不能发挥形象中的联想。”为此,在学养中,她向当代艺术大师学习,向中国古代艺术家学习,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诗、词、歌、赋,广泛涉猎,并将其溶进自己的绘画艺术中。如果说,中国文人画发展到宋、元时代定型并出现众多名家,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印于一体,在均衡统一中构成和谐整体,那么,萧蕙女士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便也不断利用诗篇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而使之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例如,她的《咏梅》诗三首中之一:“百花凋尽严冬到,雪中一枝春更好。风度风雨几度寒,暗香袭人知春早。”抒情状物,晓畅自然。又如,她的咏《牡丹》诗:“春梦初醒人如醉,大地复苏柳絮飞。一枝天香独占春,曾惹君王发天威。”用大周则天武皇帝把牡丹贬出东都洛阳的故事,对牡丹的雍容华贵、大度,用典巧妙,耐人深思。再如,写《秋韵》的“辽阔霜天又一秋,霜叶又红青山头。雷锋夕照无限好,红叶谷中色更幽”,用杭州西湖雷锋塔的故事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入典,描写秋天的动律和韵味,也恰到好处。她的《咏菊》诗“九九重阳菊花黄,百花消尽我着装”,意象优美,生动逼真。此外,《咏兰》诗中的“深谷幽兰志高尚,寸心容得许多香”,《咏竹》诗中的“潇洒一枝雪中竹,万物凋零迎风舞。劝君莫笑我狂傲,高风亮节有傲骨”,还有咏《鹭丝》诗的“相依相伴度春秋,历尽沧桑情悠悠”等,都表现了画家对诗学的深刻理解和孜孜追求。
       画如其人,萧蕙女士的绘画艺术与她的为人处世一样,沉稳朴实,高雅大方,颇具大家风范和文人气质。归纳起来,就是她的人品与画品的统一。因此,她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br / 萧蕙女士作为一个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著名女画家,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正是这一点,使她有了精神支柱,作到精力充沛,永远感到生活充实,年轻气爽,为她今后再创辉煌,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创造了条件。br / 平心而论,在女画家中,有不少人比她画得好,但为什么别人打不开局面而她却开创了局面?除了她的勤奋好学,刻苦认真,孜孜不倦,勇于磨炼外,则不能不归结到她的人品气质上了。在绘画艺术中,她苦苦追求,锐意进取,虚心好学。为了加强艺术修养,她读了好多书,凡是介绍历代绘画艺术大师的作品,她都认真拜读,作为参考资料。因此,才有今天的成就。为人处世,她以信义为重,待人接物,她以诚相待,说到做到,从不虚言浮夸,加上她高雅的气质和出众的才华,并融进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表现,使她的人品与画品统一,才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如今,一些文化界、企业界的朋友,都觉得她以诚待人,十分难得,因此,都愿与她交往。这与那些“见利忘义”,做事、待人“一锤子买卖”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区别其他,就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要做一番事业,就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同舟共济,而不是单枪匹马,为所欲为,更不能不讲信用,不讲道义,这是我们尤需注意的。因此,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等的关系,这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称为“和谐之美”,孔夫子及其他的弟子们所阐述发挥的“中庸之道”,也是这个意思。
      萧蕙女士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展出并多次获奖,在报章杂志上也多有发表,部分作品,被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朋友收藏,作为艺术珍品,值得我们祝贺。
      此外,萧蕙女士作为一位出色的女画家,孜孜不倦地追求绘画艺术的精神气质,酷爱自己的事业。她非常注重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了使自己事业有成,通过不懈地努力,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心血,力求使自己达到人品与画品的统一,努力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探求艺术世界中的SW秘,这也是她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共同的追求。
      萧蕙女士现为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山东兰竹画院副院长。
      愿萧蕙女士的绘画作品精益求精,再创辉煌。

评论(0) | 阅读(842)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竞春 ()
笔中情 ()
淡妆 ()


我的最新动态

萧蕙自述
萧蕙画册题诗翻译一
诗四首
诗词翻译
画名翻译
画册诗文
萧蕙画上题诗
山东艺术学院张彦青教授萧蕙画展讲话摘要
怎堪惊绝莲花魂
萧蕙画展观感


访客最新留言

肖渥拉
2015-10-25 18:05:30
这幅芙蓉写意真水灵,线条利落,简洁大气。十分欣赏。
书元
2012-04-25 14:20:19
肖老师:近来有何新作品?拜读一下!刘书元QQ:365939749
戒盈堂
2011-05-16 21:14:05
雅俗共赏
张朋
2010-05-12 17:06:21
(紫气东来)8平尺,价格几何?
刘静
2010-03-12 16:26:54
画好人更好,技高品更高.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花鸟艺术名家萧蕙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